8月18日上午9点,在江都区大桥镇的和华食品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里,空气中弥漫着蛋糕的香甜。公司总经理邵玮玮在车间里来回穿梭,仔细察看慕斯蛋糕生产情况。“公司每天要赶制5万个慕斯蛋糕,发往全国各地,光鸡蛋就得用掉2吨多。”他一边在生产记录本上签字,一边告诉记者。
今年38岁的邵玮玮是江都小纪人。2013年,他在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工作时,发现家乡的水产品分散进入北京市场,心中萌生一个念头:“家乡有不少优质水产资源,为何不集中起来通过网络销售?”
2014年,邵玮玮辞去北京的工作,回到家乡小纪开了一家淘宝店,主营预制水产品,将大闸蟹、罗氏沼虾等水产通过网络销往全国。凭着对市场的敏锐嗅觉,邵玮玮很快在电商领域站稳脚跟,当时他的网店每天能赚五六千元。
随着农产品电商领域竞争愈发激烈,邵玮玮果断转换赛道,将目光投向新兴的烘焙市场。“蛋糕不仅是食品,更承载着情绪价值。”他决定在扬州打造烘焙业的“中央厨房”。
2022年,邵玮玮二次创业,成立扬州和华食品有限公司。当年11月,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蔓吉甜品工厂在江都大桥镇正式投产。工厂引进专业研发和技术团队,主打低糖、轻盈、精致的冷冻慕斯蛋糕,日产量超3万个。短短两年,他的“蔓吉”品牌甜品经销商已覆盖全国26个省市,客户包括罗森、美好、711等知名连锁便利店,成功进军泰国、越南等东南亚市场;公司销售额也从2022年的2400多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1.06亿元。
小小甜品一年能卖出一个亿,除了邵玮玮敏锐的市场嗅觉,不断创新是更加重要的推动力。
走进和华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,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上,一个个精致的蛋糕快速成形。“我们投入8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,连打鸡蛋都实现了自动化。”邵玮玮介绍,公司自主研发的“冻转鲜”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,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,刚生产的蛋糕瞬间锁鲜,消费者吃到时口感就像刚出炉般新鲜。
“做企业要算好‘两本账’,一本‘经济账’、一本‘民生账’。”这是邵玮玮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他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,始终不忘反哺家乡,带动乡亲致富。
“预制烘焙属于农产品精深加工,与农业高度关联。”邵玮玮介绍,公司约一半的销售额用于采购鸡蛋、面粉、水果、藜麦、燕麦等农副产品。通过与江都当地的农业合作社、农业企业合作,公司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支持。此外,企业还带动了当地就业,目前152名员工中,有120多人是大桥镇女性劳动力,平均月薪达到7000元左右。
“下一步要思考的是如何扩大产能、打响品牌,成为优质甜品的全球供应商。”邵玮玮表示,他计划与高校合作建设食品研究院,研发更符合大众需求、顺应潮流的新产品,让扬州甜品走向全球。